王小兰视频直播课(17)-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四)

小锋
小锋
管理员
597
文章
1
粉丝
学习考证评论103阅读模式
所属分类:学习考证 章节名称: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四) 主讲老师:王小兰 最后更新:2025年3月2日 16:15
资源简介
免责声明
下载地址

知识点6::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 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本治疗模式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取向,人都具有充分发挥自身各种能力的自我实现倾向。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2)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主要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3个部分。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当他人的价值标准内化为服务对象内心的要求时,就会使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感受相冲突,产生心理适应不良,严重的将导致其产生心理适应失调。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2. 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如果集中关注分析和治疗服务对象的问题,可能会把社会工作者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给服务对象,反而妨碍服务对象的自我成长。因此,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3. 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真诚、同感,无条件关怀等)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地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借助具体的个案辅导过程,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让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

【例题】王女士有打骂女儿的行为。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王女士向社会工作者抱怨:“你们都只听信我女儿说的话,不听我说的话,她是因为不听话我才打她的”。社会工作者说“谢谢你愿意跟我说这些,我感觉有点委屈,你的话和你女儿的话,我都会认真对待.....”以上根据人本治疗的观点,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

A.表里如一

B.同理

C.无条件接纳

D.澄清

【答案】A

【解析】表里如一: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感受开放,让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与自己的真实感受相一致。

知识点7: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

米纽秦创建的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它的基本概念涉及如下4个方面:

(1)家庭系统。家庭由不同的成员组成,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组织化的系统。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单个家庭成员所不具备的性质,表现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方式和过程。

(2)家庭结构。每个家庭都具有一定的结构,这些结构涉及家庭系统中的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以及权力结构等。

(3)病态家庭结构

病态家庭结构 特征
纠缠与疏离 家庭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边界不清晰就会出现纠缠与疏离的现象。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过分密切,称为纠缠;如果过分疏远,则为疏离
联合对抗 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时,有些成员就会形成同盟,与其他成员对抗,这就是联合对抗
三角缠 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就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这种现象称为三角缠
倒三角 有些家庭的权力并不集中在父母手里,而由孩子掌握,这时就会出现权力结构的倒置现象

【例题】“儿子,给你媳妇打电话,问她回不回家吃饭?”“妈,你们两个都快半年不说话了,什么话都让我说,她也这样,我这‘夹板气’是受够了!”上述对话表明该病态家庭结构属于( )。

A.纠缠与疏离

B.联合对抗

C.三角缠

D.倒三角

【答案】C

【解析】一般认为病态家庭结构有四种:①纠缠与疏离。②联合对抗。③三角缠。④倒三角。题干中的母亲想要通过儿子与自己的丈夫交流,这种病态家庭结构属于三角缠。故本题选C。

(4)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自身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周期:家庭形成期——发展期——扩展完成期——收缩期——解组期。

2.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技巧 描述
重演 让家庭成员实际表现相互交往冲突的过程,呈现家庭的基本结构和交往方式
集中焦点 让家庭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家庭交往方式与问题的关联上,避免家庭成员回避问题
感觉震撼 利用重复、声调的高低和简洁的语词等方法让家庭成员明了社会工作者谈话的内容
划清界限 帮助家庭成员分清交往的边界线,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变得更有弹性
打破平衡 协助家庭成员打破家庭的病态结构,改变家庭的权力运作方式,打破病态家庭结构的平衡
互动方式 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明白自己是怎样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
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提供专业的意见和解释,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合理的观察家庭的视角
似是而非 通过强化问题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使原来模糊不清的错误想法显现出来,从而为家庭成员了解和改变问题背后的错误想法提供机会
强调优点 引导家庭成员关注整个家庭或者个人的优点,避免过分关注家庭的不足

【例题】汪先生与妻子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方式问题发生争吵,社会工作者小李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为他们提供服务,让汪先生与妻子展示发生争吵的具体过程呈现双方交往的方式,通过强化问题让汪先生和妻子在冲突过程中暴露错误的想法,小李使用的技巧包括( )

A.重演与集中焦点

B.重演与似是而非

C.集中焦点与打破平衡

D.划清界限与感觉震撼

【答案】B

【解析】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有很多个技巧,本题体现其中两个技巧,分别是:重演,即让家庭成员实际表现相互交往冲突的过程,呈现家庭的基本结构和交往方式。似是而非,即通过强化问题让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加明显,使原来模糊不清的错误想法显现出来,从而为家庭成员了解和改变问题背后的错误想法提供机会。题干中“把吵架的过程”体现了重演技巧,通过强化问题让汪先生和妻子的在冲突过程中暴露错误的想法”这个体现了“似是而非”技巧。

3.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对人的理解:人都有发展与交往需要,其满足取决于与他人交往中的感受和自尊心的高低

对困难的理解:是错误的应对方式而不是不幸事件本身导致人出现问题

对家庭的理解:早期学习经验伴随一生

(2)治疗方法

自尊和自我价值诊断

沟通方式诊断家庭规则诊断

(3)治疗程序

追思往事:考察过去人生经验

整理旧经验:新角度理解

整合新旧经验:将新发现运用于当前生活

治疗技巧:家庭重塑、家庭塑像、家庭图和家庭年表等

(4)特点

对自尊的强调

关注经验的整合

注重感受的改变

【例题】“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男人,让妻儿衣食无忧是我最大的责任,我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在经济上要有什么就有什么这样才是幸福,才是爱他们。而今我才发现原来我对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不了解,有多么的忽视他,我希望妻子能够多体谅我,给我点力量,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学习和关心孩子做努力,而不是一味的为了谁管孩子、一味的多做自己的事业而争吵。也希望我们的宝贝儿子能够正常的生活、听话、好好学习,给予爸爸空间,我会努力的改正。 ”

在这段个案会谈中,体现了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 )特点?

A.对自尊的强调 B.关注经验的整合

C.以家庭为工作焦点 D.改变错误的家庭观念

【答案】B

【解析】关注过去经验的梳理、再发现、新解读,整合新旧生活经验。

知识点8: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1. 申请与接案

(1)求助者的服务申请(了解求助者的愿望,确定是否需要给予帮助)

(2)接案(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明确求助对象的改变要求、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

(3)专业关系的建立(建立或者是转介)

【例题】小强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时表现得很犹豫,一方面觉得自己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来求助,担心别人认为他有问题。这时,社会工作者对他说:“你能主动来到这里,说明你想改变的决心很大。”上述社会工作者回应的主要目的是( )。

A.了解求助者的愿望

B.促使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C.明确求助者的需求

D.初步评估求助者问题和需要

【答案】B

【解析】对于那些需要立即帮助的求助者,社会工作者应给予必要的鼓励,增强他的改变动力和信心,促使其成为能够获得机构有效服务的服务对象。故选B。

例题2:关于个案工作中转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个案转介需要办理必要手续

B.个案转介只发生在与服务对象开始接触时

C.当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时,可以转介

D.在个案转介之前要征得服务对象的同意,并说明转介理由

E.当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与本机构工作人员价值观相悖时,应当转介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转介的情况。

2. 预估与问题分析

(1)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

(2)服务对象问题的预估

横向分析:身、心、社;

纵向分析:问题的发展变化过程)

(3)服务对象问题的分析

一是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是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

三是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环境中拥有的资源;

四是实施干预的建议。

【例题】某儿童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小梁接到一位居民的电话,反映其邻居家的12岁男孩小伟时常被父亲打骂。小梁通过入户访问、评估,决定为小伟一家提供服务。在预估与问题分析阶段,小梁首先要做的是( )。

A.预判小伟家的问题及其成因

B.收集小伟家及其所处环境资料

C.与小伟家签订正式服务协议

D.将小伟一家转介给家庭治疗师

【答案】B

【解析】预估与问题分析是指详细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并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评估,从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作出诊断的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B正确)、服务对象问题的预估以及服务对象问题的分析。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预估是在收集完服务对象资料之后,故A不选。

C属于制订计划阶段

D属于转介。

【例题】朱女士与冯先生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康康上小学,女儿妞妞上幼儿园。夫妻俩因为工作繁忙,无法顾及家庭,只能与冯先生的父母一同居住,共同照顾孩子。朱女士与公婆在教养孩子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差异较大,婆媳经常争吵,严重时甚至恶语相向。最近半年,康康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变得沉默寡言,冯先生寻求社会工作者老袁的帮助。在预估阶段,老袁需要对冯先生家庭问题进行分析,其内容应该包括( )

A.冯先生家庭问题的干预建议

B.冯先生家庭成员能力和拥有资源

C.冯先生家庭问题的主要表现D.冯先生家庭服务策略中的理论依据

E.冯先生家庭问题的主要成因

【答案】ABCE

【解析】分析的内容通常包括4个方面:一是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要表现(C选项);二是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E选项);三是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环境中拥有的资源(B选项);四是实施干预的建议(A选项)。

3. 制订计划

(1)服务计划的制订(书上7个方面)

(2)服务面谈内外的安排

(3)服务协议的签订(书上五个方面)

4. 开展服务

(1)服务的推进

从能做的开始做。

从愿意合作的着手。

采取综合的服务策略。

(2)专业角色

使能者

联系人

教育者

倡导者

治疗者

(3)专业合作关系的维持

接纳、无条件关怀、真诚

(4)链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

①社会资源的类型

非正式资源:家人、亲属、朋友、同伴

正式资源:正式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

②链接社会资源的方式

6种                                             具体内容

资源的提供将现有的并且被社工掌握的资源直接提供给服务对象

资源的发现:寻找和确定潜在的社会资源

资源的培育:培养和创造所需要的资源

需求的表达:服务对象面对周围他人的误解和质疑时,社工把他的想法和要求解释给周围人听,让其对他有更正确的了解

利益的协调:服务对象面对周围他人的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进行协商,为服务对象争取合理的利益

权益的保护:服务对象面临周围他人的严重威胁时,社会工作者通过合法的程序帮助服务对象争取合法的权益

③服务协调

服务面谈内与服务面谈外的协调

服务对象改变与周围他人改变的协调

服务对象改变与社工改变的协调

5. 评估与结案(1)5种情况可以结案

① 目标实现的结案

② 服务对象可以独立面对解决问题

③ 个案关系不和谐

④ 新要求新问题需要其他社工或机构解决

⑤ 不可预测的因素

(2)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服务工作的结束,社会

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① 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结案做好准备

② 巩固服务对象在以前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

③ 帮助服务对象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

④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3)结案的形式

① 直接告诉服务对象

② 延长服务间隔时间

③ 变化联系的方式:面谈改电话、网络

(4)成效评估

① 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包括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善、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改善以及改善的程度。

②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哪些工作目标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③ 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包括服务介入的人员、时间、经费以及其他资源等。

(5)跟踪服务

① 根据服务对象的状况安排一些结案之后的练习,巩固已经取得的进步

② 调动服务对象的周围资源,增强对服务对象的支持

③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例题】小郭大学毕业后一直未找到工作,整天打游戏,其母寻求社区工作者大林帮助。经过三个月,小郭有所改善,服务目标基本达成,进入结案。大林适当的做法是( )

A.征求小郭母亲意见决定是否结案

B.提前告知小郭,结束个案时间

C.与小郭一起寻找打游戏之外的生活安排

D.与小郭电话商议结案后,跟进服务的计划

E.告诉小郭因时间原因而不得不终止个案服务

【答案】BD

【解析】在在结束阶段,服务对象面对专业服务的结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服务工作的结束,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4项工作:

1.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B正确);

2.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

3.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服务对象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4.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D正确)。故答案为BD选项。

【例题】在个案工作的结案阶段,为了帮助服务对象理性对服务的结束,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做法有( )。

A.调动服务对象周围的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

B.预先告知服务结束的时间,让服务对象做好准备

C.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D.与服务对象回顾取得的进步,让其做好独立面对问题的准备

E. 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方式

【答案】BDE

【解析】在个案工作的结束阶段,服务对象面对专业服务的结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服务工作的结束,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1)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

(2)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

(3)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服务对象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

(4)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正确选项BDE。

下载信息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章节名称: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四) 主讲老师:王小兰 课程时长:01:19:32 文件下载10 次
最近更新2025-3-2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本站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网站或作者所有。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 本文由 小锋 发表于2025年2月25日 09:55: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yl.net/xuexi/41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