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兰视频直播课(12)-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二)

小锋
小锋
管理员
597
文章
1
粉丝
学习考证评论90阅读模式
所属分类:学习考证 章节名称: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二) 主讲老师:王小兰 最后更新:2025年3月2日 16:47
资源简介
免责声明
下载地址

知识点4: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1.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系统理论强调人都是生活在系统之中(微观、中观、宏观)的,一个人能否与其所生活的系统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在系统理论看来,一个人的问题主要由于其未能与所处环境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不能有效利用环境中的资源。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在系统理论看来,受助者的问题来自于其中的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将受助者放到系统之中进行考察和提供帮助。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2.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1)人们的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着手。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做出新的判断。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在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例题】残障人士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根据系统理论对环境的划分,残障人士所面对的宏观环境是指( )。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A.传统观念中对残障人士的看法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B.服务残障人士的社会工作机构

C.家庭住房内部无障碍设施状况

D.在社交网络结识的其他残障人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将个人所面对并能够认知的外在环境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环境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于其中,可以直接与其互动,并对个人的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和物质环境,CD属于微观层面。中观环境是指居于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之间的,一般包括志愿组正式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工作场所、工会等组织,B属于中观层面。宏观环境是指个人生长于其中的整个文化系统,诸如语言、住宅、科技、习俗、法律规章制度等,A符合。

【例题】一位下岗工人在失去工作后家庭关系也开始出现问题。孩子在学校也遇到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变得疏离,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本人则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对生活一筹莫展。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 )理论帮助这个下岗工人。

A.社会支持

B.人本主义

C.增强权能

D.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理论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人们遇到的许多问题不完全是由个人原因引起的,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2)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着眼点不能仅放在个人身上,还要从与之相关的不同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着手。(3)服务对象与各个系统的关系是动态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对服务对象与环境的关系作出新的判断。

(4)对服务对象的帮助要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把他们的问题放到不同层面的系统中去看待和解决。

【例题】社会工作者小刘在社区摸排困境儿童家庭情况时,了解到35岁的汪先生失去了工作,妻子离家出走,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家庭生活困难,两个孩子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小刘通过走访学校老师,进一步了解到孩子们学习成绩一般,与同学关系疏远,为此,小刘决定根据生态系统为汪先生整合外部资源,其最适宜的做法是( )。

A.着眼于汪先生个人,开展家庭亲职教育建立健康的养育观念

B.引导两个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文化课的成绩

C.帮助汪先生了解就业救助政策,提供街道免费再就业培训信息

D.协助两个孩子学习并提升社会交往技能,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其观点是:

(1)系统观点有助于维持实践的一致性,从服务对象的处境出发,看到他们的限制和机会,分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权利、责任及其可能的影响。

(2)要充分认识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决定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和可能的回应方式。

(3)要采用积极视角,在不利情境中看到改变和进步的可能性。

(4)要辨识行为模式,以看到积极的可能性和应改变之处。

(5)要重视过程,即关系和互动是如何产生的,内容和结果如何。要看到服务对象的正面技巧和积极关系,并尝试将它们转移到另外的情境中去。

(6)强调与他人一起工作,包括重视他人、个人支持网络、机构和社区资源。

题干强调针对王先生整合外部资源,选项A是针对王先生个人,未提到外部资源;

选项BD是针对两个孩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

ABD均未涉及外部资源的链接。

知识点5: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1.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相信人的理性。具有理性的人可以自主选择行动。人本主义聚焦于人类的理智能力,相信人有能力运用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的命运。理性、理性能力在这里是关键概念。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引导、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理性能力为自己做出行动的决定,是人本主义取向社会工作的一个主要特征。

2. 人本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和能力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负有责任

(3)个人具有归属与被包容的权利

(4)人们具有参与和被聆听的权利

(5)人们具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6)每个人的差别都要得到尊重

(7)人们有质疑和挑战专业人员的权利

3.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观点及其应用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社会工作者必须明确:受助者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受助者选择他们的目标,克服实现目标的限制。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将负面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正面因素。这里,强调负面经验的意义和转化是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最明显特征。存在主义强调过往的经验的意义,不论是痛苦的还是愉快的体验,特别强调痛苦经验的积极意义。

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提出了社会工作治疗过程的5个基本的概念:

(1)觉醒。

(2)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

(3)选择的自由。

(4)对话的必要性。

(5)实行。

【例题】服务对象小唐是家庭暴力受害者,她想离婚,但又担心对孩子有影响。社会工作者小宋首先肯定小唐有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自由,并协助小唐分析不同的选择分别会对她和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并鼓励小唐按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小宋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增强权能理论

【答案】C

【解析】存在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社会工作者必须明确,服务对象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服务对象选择他们的目标,克服实现目标的限制。

【例题】大学四年级的小张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身边的同学有的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有的考取了公务员,他觉得压力很大,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社会工作者根据存在主义理论为小张提供服务,其恰当的做法是( )。

A.教导小张练习减缓压力和稳定情绪的方法

B.帮助小张链接其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资源

C.协助小张认识到找工作是否顺利会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D.引导小张认识到应对压力过程对人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D

【解析】存在主义在社会工作实务运用中的理念: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痛苦的意义源于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生命的态度,存在 主义认为痛苦是必然的,痛苦对人的生命具有指导性。存在主义强调对过去经验的解释,对于未来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错误,属于认知行为理论;

B错误,属于资源链接;

C错误,属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D正确,根据题干要求,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符合存在主义理论的观点的。 故选D。

知识点6:增强权能理论

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要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

社会工作专业为受助人所提供的帮助应该是着重于增强受助人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1.增强权能理论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

(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的障碍,使人们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3)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4)受助人都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5)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2. 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取向

(1)个人层次(使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

(2)人际层次(个人与他人合作促成问题的解决)(3)环境层次(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

【例题】“某些人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是因为社会环境出了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推动服务对象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促进服务对象个体意识的觉醒,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发展。”上述观点属于( )的基本假设。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增强权能理论

【答案】D

【解析】增强权能理论的基本假设。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受助人提供帮助应该着重于增强受助者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

【例题】小美父母残疾,家庭贫困,周边人总是指指点点,小美也因此感到自卑,不敢和同学说话,总是独来独往,老师帮助小美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准备使用“增强权能”方法帮助小美,其中针对个人层面的方法有( )

A.为她的家庭提供服务

B.提高小美应对他人歧视的能力

C.邀请小美参加儿童成长小组

D.邀请小美参加社区小组活动

【答案】B

【解析】权能一般发生在3个层次上:一是个人层次,包括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二是人际层次,指的是个人和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三是环境层次,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

【例题】社会工作者小魏举办了一个关爱残障人士的小组,主要目标是促进残障人士的社区融合。在小组中,很多组员都谈到因身体残疾而被别人歧视的经历;组员也认为自己不能与健全的人相比,被人看不起也无能为力。小魏了解情况后,准备依据增强权能理论帮助组员解决这一问题。下列服务中,符合增强权能理论的服务原则的是( )。

A.尽可能让组员相信小魏可以提升他们的能力

B.在分析组员所处的不利环境时采取个体视角

C.建议组员在各自家庭中采取促进改变的行动

D.帮助组员链接所需资源,促进他们平等参与

【答案】D

【解析】根据增强权能理论的要求,提出了社会工作的10 个实践原则:一是所有压迫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破坏性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二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三是人们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工作者只是协助者;四是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人们相互增加权能;五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互惠关系;六是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七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坚信人是胜利者而非受害者;八是社会工作者应该聚焦于社会持续不断的变迁;九是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十是干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服务对象眼前的需要,包括联结服务对象所需的资源、开始促进意识觉醒、寻找和申请资源;第二,教授技巧和知识,并评估服务对象的权能动态机制,包括各类小组或团体的活动;第三,集体行动,旨在形成集体、参与倡导或进行社会行动。

【例题】为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民政部启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派遣社会工作者小李深入贫困山区,协助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小李发现由于村民对社会工作缺乏了解,使得当地社会工作者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建立信任关系。为此,小李决定从环境层面为当地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增能,其恰当的做法是( )。

A.通过开展成长小组提高当地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能力

B.帮助当地社会工作者制定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并开展实践

C.鼓励当地社会工作者加强自我学习,提高专业能力素养

D.协助当地社会工作者展示服务成效,呼吁社会广泛关注

【答案】D

【解析】增强权能观点认为,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权能是可以不断被发掘出来的。权能一般发生在3个层次上:一是个人层次,包括个人感觉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二是人际层次,指的是个人和他人合作促成问题解决的经验;三是环境层次,指能够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权能发展的制度安排。题干要求从环境层面,ABC三项都属于个人层面。

知识点7: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分为两种:

一种是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来自于单位和正式机构的支持)。

一种是非正式的支持网络(社会上的支持)。

知识点8:优势视角理论

社会工作不是孤立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看到服务对象的内在潜力和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境中帮助服务对象寻找希望并将希望转化为行动,最终走出困境,其主要观点:

优势

增强权能

成员资格

抗逆力

治愈和整合

对话与合作

悬置怀疑(不带专家权威的色彩)

【例题】小李以前在一家汽修厂工作,最近因为企业破产倒闭而失业了。小李因此迷失了方向,家庭收入锐减,家庭矛盾也增多了。社会工作者老王准备采用优势视角的策略为小李提供服务,下列回应中符合优势视角理念的是( )。

A.你不是一直想创业吗,也许这次离开汽修厂对你来说也是一次实现创业理想的机会

B.这么多人都失业了,先看看别人怎么办吧

C.其实不能怪你不努力,是最近汽修行业整体都不太好

D.以你这几年的经验和自己学到的技术,会有更好的发展的

E.你在汽修方面很有能力和天赋,可以试着找一份类似的工作

【答案】ADE

【解析】优势视角理念

下载信息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章节名称: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二) 主讲老师:王小兰 课程时长:53:35 文件下载10 次
最近更新2025-3-2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本站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网站或作者所有。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 本文由 小锋 发表于2025年2月25日 09:11: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yl.net/xuexi/40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