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兰视频直播课(15)-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二)

小锋
小锋
管理员
597
文章
1
粉丝
学习考证评论105阅读模式
所属分类:学习考证 章节名称: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二) 主讲老师:王小兰 最后更新:2025年3月2日 16:35
资源简介
免责声明
下载地址

知识点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错误的认知导致错误的行为,正确的认知则能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起正确的行为。要改变服务对象的行为,必须首先改变其认知。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2.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技巧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个案概念化(将一般原理个别化,以适应具体的个案)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合作式的治疗关系(理解、友好、同理的原则,共同参与)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苏格拉底式的提问(采用对话式的提问方式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结构化和心理教育(帮助服务对象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认知重塑等(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念头,加强理性认知能力)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例题】服务对象小王:“我知道自己容易冲动,可是,我向同事提意见,也是出于好意,他们就是不理解。现在,同事都说我太固执,没人愿意和我一起工作,但我觉得我没做错!”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中,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中认知重塑治疗技巧的是( )。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A.“嗯,那你和我说说具体情况吧”。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B.“嗯,那咱们商量一下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吧”。文章源自小锋爱养老www.zhyl.net,禁止采集。小锋谈养老-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C.“嗯,那我去你单位和你的同事们聊聊,你同意吗”?

D.“嗯,那咱们来模拟一下,看看你的想法是否合适”。

【答案】D

【解析】认知重塑。通过认知中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列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的能力。题干中提到让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你的想法是否合适,实际上就是希望通过模拟,来让服务对象意识到自身的不合理的认知。

【例题】 15岁的小宗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即使面临中考也无心学习,他觉得自己玩网络游戏天下无敌,以后可以参加比赛赢大额奖金,用不着好好学习,为小宗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小李也是网络游戏高手,他主动约小宗一起打了几回网络游戏。小宗多次输给小李,感到很挫败,觉得自己再也不是天下无敌了,从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角度看,上述小李的服务应用的技巧是( )。

A.认知重塑 B.合作式的治疗关系

C.个案概念化 D.结构化和情绪控制

【答案】A

【解析】认知重塑:通过认知中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列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的能力。

【例题】服务对象武女士驾车与丈夫出行时遭遇车祸,其丈夫伤势严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武女士非常自责,感到生活无望觉得都是自己的错。社会工作者依据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开展服务,其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技巧可采取的做法是( )。

A.建立新的思维方式“车祸是场意外,不是你主观上造成的。”

B.让武女士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负面思维,并进行自我反思。

C.采用质疑的方式询问:“你有证据说明车祸发生都是你的错吗?”

D.加强重构理性认知的提问:“你为什么说现在生活毫无希望呢?”

【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式的提问。通过采用对话式的提问方式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揭示服务对象的无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强调让服务对象参与具体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强迫服务对象接受所谓的治疗理论和概念。

选项AD为认知重塑;

选项B为结构化和心理教育;选项C为苏格拉底式提问。故选C。

知识点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又称ABC理论。其中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 events),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beliefs),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该理论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映受到服务对象信念的影响,即“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注重改变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使其形成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

(2)非理性信念:指那些把特定场景中的经验绝对化、普遍化、抽象化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想法和观点。

A 事件

B 态度、看法、信仰

C 结果

发现

辩论

建立理性行为

2. 治疗技巧(一)

技巧类型 具体方法 具体内容或方法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 反应感受 让服务对象具体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以及各种感受,从而识别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色扮演 让服务对象扮演特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场境中的情绪和行为,了解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冒险 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
识别 根据非理性信念的抽象、普遍和绝对等不符合实际的具体特征分析、了解服务对象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

治疗技巧(二)

技巧类型 具体方法 具体内容
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 辩论 让服务对象自己对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质疑,动摇非理性信念的基础
理性功课 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非理性信念的语言模式,如“必须……”“应该……”等,从而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
放弃自我评价 鼓励服务对象放弃用外在的标准评价自己,逐渐消除非理性信念的影响
自我表露 借助社会工作者表露自己感受的方式,让服务对象观察和学习理性的生活方
示范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具体的示范行为,让服务对象理解和掌握理性的行为方式
替代性选择 借助替代性方法的寻找,帮助服务对象逐渐克服习惯极端化的非理性信念
去灾难化 让服务对象尽可能设想最坏的结果,直接面对原来担心害怕的事件,从而使服务对象担心害怕中的非理性信念显现出来
想象 让服务对象想象自己处于困扰的处境中,并通过设法克服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方式学习和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3.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让服务对象认识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引发事件。

(2)检查非理性信念:当服务对象了解到真正引发自己情绪、行为困扰的原因是自身拥有的非理性信念时,鼓励服务对象寻找这些非理性信念和服务对象理解这些非理性信念与具体的情绪、行为困扰之间的联系。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认识和了解这些非理性信念的不切实际的地方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且采取具体的行动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了解了非理性信念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之后,服务对象就需要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并且与具体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连接起来,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5)巩固辅导效果:通过一些具体的联系帮助服务对象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理性的生活方式,巩固辅导的效果。【例题】小李今年22岁。本科毕业后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没有经验的小李尽管非常努力,但仍难应付繁重的工作,工作业绩不突出。小李觉得同事都很优秀,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达不到领导的要求,还让同事失望,感到很对不起他们。社会工作者小范决定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开展个案辅导。下列做法中,符合该模式特点的是( )。

A.让小李明白她的困扰是由于自己认为“达不到别人要求是不好的”

B.从小李以往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帮助其分析目前遭遇困境的根源

C.协助小李分析个人能力、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疏导其负面情绪

D.让小李认识到自己刚参加工作,工作业绩不突出是可以被理解的

【答案】A

【解析】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的影响,特别是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题干中“小李觉得同事都很优秀,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达不到领导的要求,还让同事失望,感到很对不起他们”就是非理性信念的表现。

A正确,让小李明白她的困扰是由于自己认为“达不到别人要求是不好的”体现了该模式的特点;

B错误,选项属于精神分析理论;

CD错误,都不符合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

【例题】 服务对象:“我要是不按照我妈的意愿去找工作,我一定会完蛋!”

社会工作者:“那能有多糟糕啊?”

服务对象:“可能我妈就会骂我,可能会不给我提供生活费。”

社会工作者:“那你妈妈会一直这样做吗?”

服务对象:(笑)“那倒不会,可能只是暂时性的,之后就又会变好了!”

社会工作者:“您看,您所说的‘完蛋’会成为事实吗?”

服务对象:“呵呵,也许我说得太过夸张了。”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是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中的( )技巧。

A.去灾难化

B.理性功课

C.自我表露

D.替代性选择

【答案】A

【解析】去灾难化。让服务对象尽可能设想最坏的结果,直接面对原来担心害怕的事件(灾难),从而使服务对象担心害怕的非理性信念显现出来。根据题干描述“那能有多糟糕啊?”可知选A。

自我表露。借助社会工作者表露自己感受的方式,让服务对象观察和学习理性的生活方式。

替代性选择。借助代替性方法的寻找,帮助服务对象逐渐克服喜欢极端化的非理性信念。

理性功课。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非理性信念的语言模式,如必须.........、应该..........

下载信息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章节名称: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二) 主讲老师:王小兰 课程时长:36:48 文件下载10 次
最近更新2025-3-2
下载地址

版权声明:本站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网站或作者所有。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 本文由 小锋 发表于2025年2月25日 09:40:1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yl.net/xuexi/41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